2019年度全国中青年德育论文奖获奖人员名单公示
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、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组织的 2019 年度“中青年德育论文奖”经全国中青年德育论文奖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认真评审,共评出教师组一等奖2名,二等奖6名。学生组一等奖4名,二等奖10名。现将获奖人员名单公示如下。
本次论文获奖人员名单公示期为2019年3月1日到2019年3月10日。在公示期内,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,请联系班建武,邮箱:bnubjw@126.com,电话13683313420。
教师组获奖人员
姓名 | 论文题目 | 作者单位 | 获奖等级 |
胡君进 |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平衡术——一种对于德育本质的卢梭式探讨及其启示 | 上海师范大学 | 一等奖 |
刘争先 | 国家如何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?——基于对清末学校德育政策的考察 | 四川师范大学 | 一等奖 |
梁明月 | 有效的师生道德对话是什么样的?——基于助推理论的分析 | 宁波大学 | 二等奖 |
李西顺 | 德育叙事之支撑性对话技术 | 苏州大学 | 二等奖 |
章乐 |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——兼论小学《道德与法治》教材中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 | 南京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蔡辰梅 | 当我们提及“师德”时,老师们在想什么?——中小学教师的偏差性师德认知及其影响和重建策略探究 | 广州大学 | 二等奖 |
刘长海 | 经典自律理论对当代中国德育转型的启示 | 华中科技大学 | 二等奖 |
陈卓 | 新中国德育理论中的“灌输”研究 | 浙江警察学院 | 二等奖 |
研究生组获奖人员
姓名 | 论文题目 | 作者单位 | 获奖等级 |
柏大鹏 | 困境与突围:学科德育背景下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 | 陕西师范大学 | 一等奖 |
洪婕 | 1949年以来中国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研究——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 | 北京师范大学 | 一等奖 |
祁灿 | 我国公民教育研究(1998-2018年):话题演进及前沿动态——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| 武汉工程大学 | 一等奖 |
田芬 | 《论语》的语言德性及其现代价值 | 厦门大学 | 一等奖 |
杨芙蓉 | 儿童成长中的过度教育及其规避 | 陕西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马丽丽 | 批评教育的德育价值探究 | 曲阜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李春迪 |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价值 | 曲阜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谢楚 | 慎言“堕落的一代”——娱乐文化影响下小学生公民素养的调查研究 | 首都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王俊琳 | 个性成人教育的生成逻辑与创新理路 | 华中科技大学 | 二等奖 |
刘清东 | 校园节日文化的道德审视 | 河南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叶雅萱 | 网络媒介环境中关怀关系的异化机制及其破解 | 北京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王丽娜 |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校德育研究现状——基于1979年—2018年CNKI刊登CSSCI论文的计量分析 | 山西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沈艳艳 | 师德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| 华中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
马思远 | 回到苏霍姆林斯基——新时代劳动教育“人”的回归 | 北京师范大学 | 二等奖 |